- 那不勒斯2-0都灵+跃居榜首3分领跑+占据夺冠优势!
- 北京时间4月28日凌晨,意甲第34轮结束1场关键争夺,那不勒斯在主场发挥出色,以2-0击败都灵,斩获本赛季第22场胜利,在联赛还剩下4轮的情况下反超国米3分跃居...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,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,感谢您的支持!
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,7月1日被中国点名制裁,禁止入境大陆、香港、澳门。这不是外交部惯常的“严正交涉”,而是直接动手——封门、拉黑、清账。他不是总统,不是军方高层,也不是外交部长——只是个退了职的政客。但偏偏就是这个人,中方选得精准,打得不留情。
这是中国首次对东南亚政客下手,刀子挑得很薄,但割得很深。以前的制裁多是冲着西方政客,现在连菲律宾这种“泛亲美”的亚洲国家,中方也不再客气。说白了,这是对马科斯政府的一记敲山震虎。谁该明白,谁就得马上明白。
托伦蒂诺这个人,说实话,他在菲律宾政坛也不是顶流,甚至连个“话事人”都算不上。但是他有个特点——嘴特别不安分。经年累月地在南海问题上挑事儿,逢中必反,逢美必舔。
去年支持加强与美军的合作,公开怂恿政府在仁爱礁问题上“强硬应对中国”。他是典型的“反中派”代言人之一——不是因为他有多大能耐,而是因为他愿意扮演那个角色。
中方这次制裁,有人会觉得“象征意义更大于实质”。但问题是,这种“象征性”才最可怕——因为它不是为了惩罚一个人,而是为了告诉一群人:你们的底线在哪里。菲律宾政坛那些靠“反中”博眼球、混选票的政客,心里应该凉了半截。中方很少点名东盟政客,这次破了例,下一次呢?
更关键的是,马科斯政府能否读懂这层信号?过去一年多,马科斯在外交上的“表演欲”越来越强。跟美国、日本眉来眼去,接受更多美军部署,甚至在仁爱礁不断挑事。而中方的回应,一直是警告、声明、表达严重关切。但这次不同——不是“表达”,是“执行”。
制裁托伦蒂诺,是一次外交上的“精准打击”。他不是现任高官,制裁他不会直接引爆中菲关系,但足够引起震动。中方用行动告诉马科斯政府:你们不是可以一直玩“踩线不触底”的游戏。
5应该很清楚,他上任之初,中方并没有关门。2022年,他访华时还谈“深化友好”,说得挺真诚,甚至还提了一堆经贸合作。但从2023年开始,他的政策越来越“华盛顿化”。
美国说南海巡航,他就点头;日本说联合演训,他就签字;台湾地区选举刚结束,他就跑去祝贺。这不是外交平衡,是彻底选边站队。
中国没有惯着他,也不是没给过机会。但当仁爱礁一次次冲突升级,菲律宾军方故意挑衅,甚至开始拉小国帮腔时,中方就不是在“警告”了——是在清账。
别忘了,才刚过去的6月30日,菲律宾国防部长和立陶宛防长碰头,居然把中国和俄罗斯并列称为“敌对邻居”。立陶宛是谁?一个在中欧问题上跳得最欢的小国,靠着“反中”刷存在感。菲律宾现在居然也要学?中方这时候制裁托伦蒂诺,就是回应这个“朋友”选错了朋友圈。
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,是整个菲律宾政坛的问题。过去,很多人把中国当成“好说话的大国”,觉得只要不太过分,中国就不会真出手。但现在,中方用制裁告诉他们:“不太过分”这个标准,不是你们定的。
而且别忘了,这只是个开始。外交部这次话说得很清楚:“将视情采取进一步措施。”什么意思?意思是,名单还在写,工具还没收。今天是托伦蒂诺,明天可能就是现任议员、军方高官、甚至核心幕僚。
过去,中方在处理东盟国家关系上,一直有“克制传统”。哪怕对方嘴上不干净,只要实际行动上不太过分,中方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但现在,这个传统被打破了。因为菲律宾已经不是“踩线”,而是“踩脸”。
菲律宾政客得意识到,现在不是玩政治边缘游戏的好时候。当一个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,在外交上不断选边,它就不能指望还能从中国这里得好处。你可以亲美,但别以为中国会继续做那个“默不作声的邻居”。
这几年,菲律宾政坛有一种危险的误判:以为中国不会真动手。他们看到西方政客被制裁,也许心想“我们是东盟,中国不会对我们下重手”。但这次,托伦蒂诺的名字出现在外交部制裁令上,直接打破了这种幻想。
别小看制裁的象征意义。它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封锁,更是对一个国家政策方向的否定。中方这次用行动告诉菲律宾:你们对中国的定义,得重新写了。
马科斯政府下一步怎么走,其实不用猜。如果他还继续一边和美日军演,一边在南海找事,那中方的动作只会更快、更狠。可能下一步,就不是个人,而是实体——比如军方机构、智库、甚至企业。
中国不会为了“关系好看”而忍南海挑衅。南海是核心利益,不是谈判筹码。过去的战略模糊已经让一些国家误判,现在是时候清晰起来了。
中国现在不仅仅是外交表态,已经有迹象显示南海的行政管控正在加强。可能会设立新的行政区划,强化海警执法频率,甚至对菲方船只实行更加严格的海上执法。
这一次,菲律宾不再是那个“特殊对待”的邻国。中方出手,就是告诉他们:你们不特殊,你们不豁免。
回头看,托伦蒂诺被制裁的那一刻,不只是他个人的政治终点,也是菲律宾对华关系的拐点。
问题是,马科斯看得懂这个信号吗?他会收手,还是继续押注美国?中方还会制裁谁?南海还会不会发生更大的碰撞?
这些问题,没有答案,但每一个都值得接下来密切盯着看。
对此,您有什么想说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!